
“工作队来了,村里变样了。公路拓宽了,桥梁修好了,电网改好了,路灯亮起来了,乡村越变越美了……”双峰县梓门桥镇梅龙山村66岁的罗鸿福道出了梅龙山村华丽转身的真实写照。
梅龙山村位于梅龙山上,是一个地广(11.6平方公里)人稀(1206人),山多(1.2万亩山林)田少(人平不到2分地)的偏僻山村,由原枚龙、苏家2村合并。虽居山沟,但全村森林履盖率达80%,2014年获评全国绿色小康村,2019年获评国家森林乡村,2021年被评为娄底市文明村和卫生村,每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是全县乡村旅游重点村。
但由于通往梅龙山村的主干道只有3.5米宽,加上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群众修路呼声日高。同时,上世纪70年代架起的电网也日益老化,全村仅2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电压不稳,电灯昏暗,饭煮不熟,群众怨声载道。
2021年8月10日,县纪委监委和县委巡察办驻梅龙山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正式入村帮扶。在当天召开的见面座谈会上,提出了“抓党建、强基础;抓产业、谋发展;抓帮扶,促振兴”的帮扶工作思路,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和机制保障。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对梅龙山村的帮扶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入村指导,为驻村帮扶出点子、献良策,拍板解难。
“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一支书陈益丰挑起了大梁。”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匡纪说,“陈队长不愧是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工作扎实。自去年8月10日驻村后,他把家扎在村部,针对交通不便、电灯不亮等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全村379户大部分走了个遍,厚厚的登记本上记满了群众的意见建议。不久,一份三年帮扶工作规划就出笼了。”
“去年8月至今年8月,仅仅一年时间,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一道,办好了拓宽公路、电网改造、桥梁修建三件民生实事,暖了村民的心。”村干部周玉华对工作队赞赏不已。争取国家投资、村民自筹资金和帮扶单位挤出资金“三管”齐下,电网升级改造投入352万元,改造梅龙1号变和荣家3号变,新增4台共40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10千伏线路2.18千米,新建低压线路5.5千米,新立电杆147基。投资80多万元,将2.38公里的高峰组至梅龙旅游公路由原先3.5米拓宽至6.5米宽,计划于年前进行硬化。建于上世纪70年代、涉及本村和邻近的千金村2000多人通行的金龙桥,桥面狭窄,堵车、剐蹭事故时有发生,帮扶工作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将桥面由5米拓宽至10米,缓解了通行压力,杜绝了安全隐患。投资60多万元安装的200盏路灯,照亮了村组大道。
“去年11月份开始到今年7月26日竣工,县、镇电力部门每天出动3台工具车和10多名工人,立杆、爬杆、架线,安装变压器,再也不担心电压不稳了。”54岁的黄大妈眉开眼笑,“从电网改造到公路拓宽,再到金龙桥的修建,村干部和工作队员轮流蹲守在工地上,既抓质量监管,又抓施工进度,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没有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做工作,我是不会回来养牛的。”在江苏、江西等地包工程的老板罗足前,回乡建起了一个占地20多亩,有2栋牛舍、1栋办公楼,计划养牛600头的现代化养牛场,“这是第1期工程,第2期工程准备明年开工建设,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养牛1000头以上。感谢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为养牛场建设劳心费力、出谋划策,选场地、办手续,跑镇里、走县里,确保了养殖项目的落地和养牛场的顺利建成,有了他们的倾心帮扶,我对养殖产业充满了信心。”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